福建泉州:促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筑智慧城市生态圈
2021-10-11 9:10:15
10月9日上午,泉州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会上,泉州提出建设智造强市,要当好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建设全球先进制造基地,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实施“数字泉州”战略,规范发展平台经济,推进产业技术、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再创“晋江经验”的新辉煌。
中国工业报了解到,近五年来,泉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打基础、补短板、抓重点、求突破,大力推进设施新型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赋能政府治理,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泉州先后入选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电子商务、宽带中国等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数字政府建设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泉州围绕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提升,不断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重点引进培育集成电路、化合物半导体、光电等高端产业龙头企业,初步以形成半导体、光电、光伏元器件、智能安防等产业为基础,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新增长点,以空天遥感、时空数据、5G应用等前沿信息技术为突破口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019年以来,泉州数字经济规模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GDP比重超过45%,数字经济逐步成为驱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制造业数字技术赋能持续深入。泉州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分行业、分地区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入选首批中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全市有超五成、25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智能化改造,建成超100间智能车间、近1000条智能生产线、超1万台工业机器人。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节点,涌现一批数字赋能工业典型,柒牌5G服装智能仓储系统助力企业实现作业效率提升150%、人工成本降低70%、能耗降低60%,华宝智能制鞋协同系统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人工成本降低40%。
服务业数字贸易领跑全省。泉州接连获评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综合保税区等三大“国字号”试点,引进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Lazada在泉州综保区落地 “一基地双中心”,积极对接厦门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综保区线下服务窗口。2020年泉州跨境电商贸易额82.9亿元,同比增长6.1倍,其中,出口76亿元,同比增长85.7倍,直接拉动泉州出口增长5.2个百分点。
图为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
同时,泉州抢抓新兴产业发展风口期,聚焦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半导体、智能传感器等产业,依托新经济新基建园区建设,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园区,有力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采用“一区三园”模式,打造半导体全产业链基地 ,初步建成集成电路、光芯片、射频芯片、高端光电芯片、特种材料五大产业链条。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已建设成为福建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和“数字福建”重要承载基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千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超450亿元,新兴产业逐步成为驱动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构筑智慧城市生态圈
泉州是首批国家级“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之一,在福建省率先建成光网城市,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4G全覆盖。数字基础设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是全国首批50个5G商用试点城市之一,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1万个,实现主城区、各县城和重点乡镇5G信号连续覆盖。
抢抓新基建发展的窗口期,加速布局数据中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