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智造100”工程 北京智能制造产业规模2025年将破1万亿元
2021-9-2 7:24:47
“到2023 年,全面推进实施制造业“十百千万”升级计划,打造10 家产值过百亿元的世界级“智慧工厂”,支持建设100 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1000 家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万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培育10 家年收入超20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3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产品。重点行业的智能制造应 用水平明显提升,关键工序装备数控化率达到 85%以上,人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产品不良品率等显著降低。”
“到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全覆盖,智能制造从优势企业的领先应用转向广大中小企 业的深度普及,制造业竞争力实现整体提升。北京智能制造新经验、新方案与新模式在全球形成显著影响力,全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突破 1 万亿元。”
8月30日,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印发北京市“新智造 100”工程实施方案 (2021—2025 年)(以下简称方案),确立了上述实现目标。
就在三天前,也就是8月27日,北京市还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而该方案同样聚焦北京高精尖产业,提出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深度实现智能化,推动制造业企业逐步转型、梯次升级,建立引领全国、领先全球的 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培育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智能制造供给能力,最终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树立起“北京智造” 新名片。
打造标杆示范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方案提出了“新智造 100”工程实施过程中三大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打造智能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重点任务中又提出了6项具体任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即对标世界“灯塔工厂”和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支持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具有样板效应和产业链带动作用的标杆性“智慧工厂”。将遴选“十百”引领性智能制造标杆示范:
包括打造 10 家世界级标杆性“智慧工厂”。重点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以订单为中心的一体化供应链、以生产为中心的精益 制造等模式,打造 10 家“智慧工厂”,其中汽车领域 3 家、电子信息领域 2 家、智能 装备领域 2 家、医药健康领域 2 家、航空航天领域 1 家。
建设 100 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围绕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遴选重 点领域“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 家以上,其中汽车领域 20 家(整车、智慧 出行、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电子信息领域 20 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 智能硬件等领域)、高端装备领域 20 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医药健 康领域 10 家(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领域)、新材料领域 10 家(电子 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都市领域 10 家(传统都市、在线 新经济、城市应急功能等领域)、航空航天领域 10 家(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值得关注的具体任务还有: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即分行业、分层次持续推进“千”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 智能化改造,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全覆盖。将推动“千”家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领域推广半导体洁净机器人、自动搬运系统等;在新型显示领域推广搬运及协作机器人、智能检测及仓储等;在智能硬件领域推广协作机器 人、高速高精度表面贴装、智能封装与测试等;在数字电视领域推广多功能贴片机、 上下料机械手、自动化组线等。支持建设柔性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