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情况通报
2007-9-12 15:41:53
    在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及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下,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今天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本届展会充分展示了代表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产品,充分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充分展现了沈阳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之都的风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巨大成功。 
    下面,我代表组委会将本届展会的有关情况向大家通报如下: 
    本届展会取得的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展会规模盛况空前,成为吸引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参展和交易的重要平台
    本届展会共实现国内交易额40.3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参展的中外企业达699家,展位总数3010个。参加展会的国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和重要来宾人数超过上届,专业观众达12.5万人次。特别是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吸引了国防科工系统11家企业集团中的9家参展,集中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和军民结合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无人机、防务指挥车、航天多用途特种车、航空发电特种车等高精尖新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制博会的影响力。制博会已经成为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展示、信息交流和贸易成交的重要平台。
    二、展会的国际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增强。一是展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共139家。参展的国际知名企业有:日本的山崎马扎克、森精机、天田、大隈,美国的哈斯、哈挺、赫克、福禄,德国的因代克斯,瑞典的海克斯康,瑞士的威力铭等。二是展会向专业化方向又迈出了一步。在展区规划上,按专业设置了7个展区,实现了与国际专业展会通行规范的接轨,并形成了以机床及功能部件为主、工程机械、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共同发展的专业化格局。尤其是机床及功能部件展区的展位数量达到1119个,占展位总数的37%。世界机床制造企业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有8家参加了本届制博会。三是展会的权威性进一步增强。展会期间举办的评奖活动,吸引了众多参展企业的积极参与。本届展会共评出金奖3个、银奖10个、最佳展示奖16个、优秀组织奖11个。同时对连续参加六届制博会的28家企业颁发了纪念奖。评奖活动对推动参展企业利用制博会平台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展会受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本届展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参展企业来自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等2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18个国家和地区。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及省内城市派出28个代表团参观了本届展会。5个外国驻华使领馆的官员,以及部分国外贸易机构和友好城市的代表参加展会。本届展会还引起了国内外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共有108家国内媒体的300多位记者对本届展会做了深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媒体共刊(播)发稿件1500多篇(条)。中央电视台、香港有线、凤凰卫视、日本NHK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对本届展会进行了报道。 
    四、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展示的成果及产品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
航配展集中展示了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及军民结合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航天多用途特种车、航空发电特种车、航空自动升降车等一大批“高精尖”新产品。同期举办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沈阳)论坛,通过探讨装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和谐互动发展,挖掘沈阳航空和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潜力,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航配展期间举办的“航空航天之路”,通过实物、模型、声像资料和200多幅挂图,全面介绍我国航空航天科技事业发展历程,推介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成果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