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发展规划出炉
2022-6-8 15:11:50
“医疗装备是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医疗装备行业、医疗系统等各方积极性,推动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8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8%。制造体系基本健全,形成了22大类1100多个品类的产品体系,覆盖了卫生健康各个环节,基本满足我国医疗机构诊疗、养老、慢性病防治与应急救援等需求。企业主体发展壮大,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230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00多亿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医疗装备企业积极组织生产、保障供应,有力支撑了国内疫情防控需求和国际抗疫合作。 “《规划》是国家层面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王卫明表示, “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 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速,给医疗装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全球 “大卫生” “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医学服务模式从疾病医学服务向 “疾病+健康”医学服务转变,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发达国家争夺医疗装备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面临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可以说,当前阶段制定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 “所以,我们在编制 《规划》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十四五’规划编制要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多次研究论证,明确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推进举措等。”王卫明说。 推进创新发展应用 “当前,医学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面向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医疗装备成为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热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信息通信、新材料、生物等新技术与医疗装备加速融合,新型医疗装备产品和应用不断涌现。”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表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多措并举推进医疗装备创新发展,指导行业协会遴选了七批共73类医疗装备产品目录,累计1600余款优秀医疗装备进入目录。 齐贵新介绍, “在 《规划》中,我们也将医疗装备创新融合发展纳入重点任务当中。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二是加强临床应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