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部门出台重磅措施,“真金白银”促纾困稳增长
2022-4-14 13:55:47
                                                                                                                                                                                                                                                   

    为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疫情影响,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工业企业纾困恢复加快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从加强融资支持、促进增产增效、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若干措施,助力我省工业企业纾困稳增长。
  加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新增的流动资金贷款,且单行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在贷款利率基础上予以1个百分点的贴息补助,同一笔贷款不重复享受有关贴息政策,贴息资金从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支持融资贷款总规模为50亿元,其中支持泉州融资贷款规模不少于20亿元。
  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获得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或其一级子基金股权投资支持的,按照实际到资额的5‰给予奖励;对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或其一级子基金股权投资支持的,按照实际到资额的1%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同时获得上述基金投资支持的,按实际到资额分别计算奖励,但合计不超过100万元。
  持续推动“技改贷”等政策性产品发放;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监测评价中赋予制造业贷款30%的考核权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工业企业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鼓励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担保费率不超过1%,并取消反担保等。
  畅通产业链,促进企业增产增效——
  各设区市在兑现年度高质量发展等省级政策后,可从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转移支付结余资金中安排纾困资金,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增产增效。
  支持各地根据当地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在本地协作配套产品采购金额、当地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协作配套加工产值或加工费的一定比例,分别给予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应的奖励。
  组织钢铁、水泥等重点生产企业与重点工程项目开展“手拉手”对接,扩大产品销售。
  对4、5、6月当月工业用电同比增速居全省前三名的设区市(不含厦门、泉州市)按月分别给予200万元、120万元、80万元正向激励奖励,统筹用于奖励当地对工业增长贡献大的企业。
  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展境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闽货华夏行和服务贸易展洽会活动,并按相关规定给予补助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双品网购节,提升闽货网销水平;办好福建外贸云展会系列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参展企业给予单次参展费用最高50%的补助。
  支持泉州工业企业抗疫纾困——
  从省级工业企业技改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4000万元,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泉州等地区用于奖励疫情后复工复产迅速、用电恢复较快、拉动贡献较大、促进产业链畅通等制造业企业,泉州等地区也要安排相应的资金支持。
  对泉州市列入省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支持的省重点技改项目固定资产贷款,在202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提款部分,在原年化2%贴息的基础上,再增加1%的贴息支持。
  对4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泉州市完工投产且符合奖励条件的技改项目,由省级财政按实际设备投资额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奖励比例由原先的5%提高到6%。
  从省级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中追加安排100万元单列支持泉州市举办专场民企招商活动。
  支持泉州市工信部门牵头举办(含承办)线上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