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帮助纾困解难 筑牢中小企业发展基础
2021-9-8 9:53:06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但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原材料等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实际困难和问题。9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2021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效益呈现恢复增长态势,运行持续向好,但是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环境比较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
2021年二季度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原材料、物流成本持续大幅上涨推高了经营成本、订单需求不足等一些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再加上近期汛情突发因素造成了经营困难,部分小微企业面临新的挑战。田玉龙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政策、服务、环境”三个领域,聚焦“融资促进、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筑牢发展基础,增强企业获得感。
中小企业不断保持增长势头、发展势头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目前,我国内外经济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疫情灾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特别是最近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田玉龙表示,工信部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两个协调机制作用,会同各部门协同来解决、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落细已经出台的政策。2020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工信部要用好用足助企惠企政策,特别是完善跨部门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加强政策解读和推送,使政策可见度、到达率不断提高。二是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工信部会同各部门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实体经济需要,研究并适时出台接续政策,稳定政策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三是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支持地方政府采取特色的、个性化政策予以扶持,切实解决属地化中小企业实际困难,进一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监测和运行研判。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及时跟踪监测中小企业运行情况、经营情况,通过密切跟踪,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政策储备搞得更精准、更充足,及时出手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我国前期出台的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已经显现出来,要尽可能把政策体系完善好,使中小企业不断保持增长势头、发展势头。”田玉龙认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加26.4%、43.9%。根据工信部会同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对4000多万户小微企业用电大数据监测显示,小微企业用电稳步复苏。1-7月,我国小微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3.4%;用电景气指数连续16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整体反映企业生产情况和效益情况都在同步向好。
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六稳”“六保”工作,把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介绍,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直接指挥下,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实施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深入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企业融资便利性得到较大幅度提升。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3%,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93万户,同比增长29.5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