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文: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 加快工业设备互联互通
2020-5-15 9:10:59
      5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工业设备的全连接。加快推动工业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支撑产业监测分析,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提升行业安全运行水平。建立多级联动的国家工业基础大数据库,研制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意见要求,突破工业数据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开发、资源调度和监测管理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部署和融合。 
推动工业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服务等环节相关产品开发,构建大数据基础性、通用性产品体系。培育一批数据资源服务提供商和数据服务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聚焦数据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研究咨询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产学研合作建设工业大数据创新平台,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行业痛点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作为新基建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迎来全面提速时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3.1万亿,占GDP比重为2.9%。 
在核心产业上,2018年、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为4389亿元、5361亿元;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快速扩张,2018年、2019年增加值规模为9808亿元、1.6万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6520亿元,融合带动的经济增加值将达2.49万亿元。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此前曾表示,加快5G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高质量、广覆盖的5G网络,特别是在需求迫切的产业集聚区、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建成应用。加快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工业互联网,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链接和产业赋能能力。大力发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动大型数据中心有序建设使用、小微型数据中心升级改造。 
东北证券王建伟指出,闭环的数据链条将颠覆传统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模式,而横向的数据并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是为企业与客户提供真正智能化服务的基础。 
太平洋证券认为,2018-2020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起步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为5313.04亿元,并将在2020年预期增速达15%,万亿市场规模指日可待。 
华泰证券表示,工业互联网内涵丰富,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涵盖工业软件、工业云平台、工业通信、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工业安全体系。5G技术的成熟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底层基础。海外大国的“制造业回流”政策有望倒逼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节奏。新基建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工业互联网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升级、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和必经环节。 
附指导意见全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大数据产业主管部门): 
工业大数据是工业领域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总称,包括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中生成和使用的数据,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数据等。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工业数据汇聚共享、深化数据融合创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