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六部门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4-25 8:49:41
        4月19日,工信部六部门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文简称《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厂建设成效显著,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支撑光伏智能制造的软件和装备等竞争力显著提升;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并形成品牌效应,“走出去”步伐加快;智能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水平提升并在多领域大规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平台等不断完善。
工业、城镇与农村立体推进
      本次《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涉及面十分广泛。
      在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计划》提出要推动光伏基础材料生产智能升级。要支持多晶硅生产、收获、运输、破碎、清洗、包装等环节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等等。要加快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要提高光伏产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特色行业应用示范方面,《计划》提出提升工业园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工业园区等绿色发展。在业内看来,在工业园区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可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也可借助绿证交易等方式,降低园区和企业的运营成本。按照《计划》,未来要开展智能光伏建筑及城镇应用示范,在有条件的城镇建筑屋顶,如政府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厂矿建筑、设施建筑等,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愿、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或引入社会资本出租屋顶、EMC节能服务合同管理等多种商业模式,建设独立的“就地消纳”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电站和建筑光伏一体化电站,促进分布式光伏应用发展。
      不仅如此,《计划》还提出在光照资源优良、电网接入消纳条件好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旧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等渠道,统筹推进居民屋顶智能光伏应用,形成若干光伏小镇、光伏新村。积极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小型建筑、独立农舍推广“光伏取代燃煤取暖”技术应用。
      在交通领域,《计划》提出,推动交通领域光伏电站及充电桩示范建设,鼓励光伏发电在公路声屏障、公路交通指示标志、太阳能路灯、公路服务区(停车场)、公交场站、港口码头、航标等导助航设施、海上工作泵船、海岛工作站点等领域的应用。
      在光伏农业应用方面,《计划》提出,支持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开展立体式经济开发,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农业设施棚顶安装太阳能组件发电、棚下开展农业生产的形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设施有机结合,在种养殖、农作物补光、光照均匀度与透光率调控、智能运维、高效组件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创新;鼓励光伏农业新兴商业模式探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在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计划》提出要以《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为基础,加快智能光伏标准体系研究。重点开展智能化光伏组件、接线盒、逆变器、控制器、追踪系统等产品及测试方法标准制定,加强光伏产品的智能生产及评价标准研究等等。
      各大企业纷纷表态 抢占光伏中高端价值链
对此,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认为:伴随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增长,企业不能一味追求降低成本或是扩大产能,更多要考虑如何不断进行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是必经之路。
      她认为,光伏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颠覆,因为光伏目前仍是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家里只要有屋顶就可以建立光伏电站,分布式的概念让它有无限大的想象空间。”她说,对光伏企业而言,要成为颠覆者,就要长足发展,这要求企业除了专注本业,还要留意新业态,要有跨界融合能力。
      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创新不仅指的是技术研发能力、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