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挑战性 高质量发展政策正在制定
2018-3-13 8:14:58
      3月8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原副部长陈晓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战略目标转向高质量
  针对记者提出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低于去年6.9%的经济增速,并且有十余个省份下调了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问题,钱颖一表示,把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6.5%,比去年实际增长低0.4个百分点,这是为给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留有空间。
  钱颖一表示,同过去几年一样,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都是预期目标,不是计划目标。2017年政府设定的预期增长目标是6.5%,中国经济实际增长为6.9%,超过了设定的预期目标。而今年设定的预期目标仍然是6.5%,与去年设定的预期目标是持平的。“今年与往年非常不同的一点是,十九大确定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钱颖一说。
  钱颖一指出:“从地方来讲,有十几个省份调低了增长目标,这是地方政府为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中行为的一个变化。这个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钱颖一表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但是向质量方面的倾斜不够,这一次应该说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所转变。虽然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低了一点,但是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更高了,因为高质量的发展不像简单的GDP增速这么简单,也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所以挑战性是更大的。
  对此,杨伟民表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需要建立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来引导各级政府摘掉过去拼命强调GDP的“紧箍咒”。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六大体系,加一个体制,实际上是6+1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杨伟民表示,建立这六大体系和一个体制都是长期的任务,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
  杨伟民认为,应该鼓励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产品都瞄准世界同行业、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世界最高水平,提高技术,培养人才,研制设备,如果多数行业、企业、产品都能够达到世界上最好的水准,那我国就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他强调,从政府来看,六大体系中最主要的是政策体系。
  杨伟民表示,高质量发展只是刚刚开始,这个路程还需要很久,在这个过程当中评价、统计、政策的体系等都会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需要逐步完善。“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国家的经济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地发展。”杨伟民说。
  改革推动品质革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壮大与提升。作为实体经济的企业代表,宁高宁表示,从世界工厂到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一直在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品质和技术水平上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通过几年的创新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在向产业升级,向高质量提升阶段转变,在这方面,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了很大作用。”
  宁高宁表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本身和政府的支持,相信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很有可能像互联网技术应用一样,在几年以内有很大的进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备受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宁高宁表示,国企改革进行了很多年,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国企利润2017年增长了23.5%,应该说国企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但国企所处的行业,相对来讲是传统行业,创新能力和引领能力不够强。国企改革具体要从股权改革,战略方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