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路线图将出 系列政策望落地
2016-12-20 10:11:23
“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将于12月13-16日召开,会议由工信部指导举办,据媒体报道,会议上将阐述“十三五”期间的国家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相关产业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之前也曾表示,今年年底会有一些相应的机器人产业政策陆续出台。就在上周五,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业内人士表示,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制造业,智能制造或成为后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产业推进大会或明确“十三五”发展路线图 系列政策望年底落地
据之前新闻发布会资料显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是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办的年度大会,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并已成为业内人士梳理中国机器人产业阶段性发展成果、促进沟通交流、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推动我国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年度盛事。大会于每年12月中上旬举办,以国际国内机器人技术与产业交流为核心内容,围绕当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和热点问题,共谋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未来。
为全面介绍国家各维度对机器人产业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大会邀请了工信部、发改委、国标委、认监委、科技部等各主要部门领导,从产业政策、科技、标准、认证、重大专项等各维度全面阐述近期及“十三五”期间的国家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相关产业政策措施。同时,大会将首次发布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2016年上半年市场统计数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及2016年机器人产业大事记。
除此之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是整体框架,下一步会落实各个领域的子领域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对如何落实“两突破”将做出相应的部署,对机器人质量可靠性等方面会有相关的政策,预计今年年底应该会有一些相应的政策陆续出台。
工信部之前就《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国家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可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另外,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按照本规范条件,组织对申请公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进行核查,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予以公示,并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发布。
规范条件包括企业综合条件,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等,另外,在研发创新能力、人才实力等方面,也需要符合一定要求。企业综合条件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具有独立开发、生产、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有良好的资信和公众形象,有良好的履约能力,依法纳税,近三年无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无不正当竞争行为。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企业规模要达到,财务状况良好,财务数据真实可信,须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具有固定的开发/生产场所,并与企业的开发能力/生产规模相适应。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或年产量不低于2000台套。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销售成套工业机器人及生产线收入不低于1亿元。
可见,机器人行业标准以及细分领域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后期将落地,对于整体机器人产业而言,行业规范发展可期。
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智能制造或成重要抓手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在不少专家看来,会议已释放出了提振产业发展的重要信号。“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制造业,关键在存量,核心是创新。”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除了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更重要的是用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工信部近期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传统制造业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