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供给 工信部将开展“三品”示范试点
2016-6-3 9:29:3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研究起草了《若干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在《若干意见》媒体通气会上表示,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指出,围绕消费新需求,创新消费品等相关产业和服务业供给,能够释放内 需潜力、推动工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 品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供给能力亟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品工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形成了覆盖面广、结构相对完整的消费品工业体系。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 居全球首位,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 2015年,我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1.9%和35.8%,比2010年分 别提高3.6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整个行业来看,消费品工业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程 度高,行业差异化大,非公有制企业占绝大多数,产品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消费者对消费品品种、品质和品牌要求高等特点,客观上要求消费品工业提高供给质量 和效率,促进供给升级和需求升级协调共进,推动消费品工业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目前我国正处在消费者结构快速变动和升级的时期,居民消费 正从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消费向以住、行为代表的享受型、小康型消费转变,从模仿型排浪式的粗放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细消费转变,消费者对消 费品的花色、品种、质量、规格、品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日益成为扩大和提升需求的主导力量。国 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但是,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优势减 弱,我国消费品工业产业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品种结构、品质质量、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 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部分消费流向境外,反映出我国消费品工业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问题。
冯飞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把改善消费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和长期措施,主动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能力,积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能力,增强供给结构变化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七举措落实专项行动
《若干意见》指出,消费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但是,我国消费品品种、品质、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有效 供给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 “三品”战略为抓手,改善营商环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地发展。
《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市场主体、改善供给、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到2020年,消费品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