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长:正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2015-9-16 10:23:26

    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接受财经杂志专访,苗圩透露,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推动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分行业制定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路线图,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试点,培育一批样板企业并组织推广行业应用示范。
      苗圩还透露,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产中国,将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年度计划,并将组织战略咨询委的专家们动态发布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经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执行,每两年更新一次。
      以下为专访全文:
      苗圩: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力量
      编者按:在全球主要大国近年来纷纷高度重视制造业、并用新技术重塑制造业的背景下,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该纲领将制造业定位成“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5年-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2025年-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年-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未来十年指导各级政府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宏图大略如何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制造强国的梦想如何才能成真?
      近日,《财经》记者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制造2025》的牵头起草单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部内,苗圩则是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组长,是国务院副总理马凯。
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把创新打造成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 
《财经》:今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几个指引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文件,3月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5月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7月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您看来,这些文件中体现出来的理念和思路,跟过去有何不同?这三份文件有何逻辑关系?
苗圩:这些文件的理念和思路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新思路、新观念在具体领域的体现。
与过去相比,这些文件的理念和思路更加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若干意见》强调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方面的重要地位;《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导意见》提出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二是更加突出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中国制造2025》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战略支撑和保障,努力破除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激发市场活力;《指导意见》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资源的逆向重组作用,倒逼相关产业领域加速变革。
三是更加突出人才为本。人才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人才为先的发展思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从三者的逻辑关系来看,《若干意见》是体制机制层面的保障,是对工业发展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是对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