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设两化融合专项补贴
2014-5-26 9:19:38

  “两化融合是一个重要抓手,为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两化融合的基础在企业,结合点也在企业,两化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日前,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宣贯大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参会并做出上述表述。
  本次会议宣贯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内容,动员和部署今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贯标达标试点工作。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分省级企业联合会、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负责人等共500多人参会。
  力求实效 深入推进
  杨学山指出,两化融合工作中不仅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困扰和管理方法上的问题,比如许多企业对于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两化融合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不高,目标和职责不清,两化融合的推进仅限于信息化部门层面;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活动“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两化融合整体绩效的显现等。这些归根结底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方法。
  杨学山提出,本次企业宣贯大会是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今年的贯标试点工作正式开始。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贯标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不管是推动这项工作的部门和单位,还是贯标企业,都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亲自参与和部署。目前来看,不管是工信系统、相关服务机构还是试点企业,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
  要创新工作方式,分工协作,合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推广工作的标准是一个全新标准,国内、国际都没有,需要大规模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同时试点的推广是个动态调整、不断反馈总结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标准要不断修订,培训教材要不断修订,贯标方法、认定流程等也需要不断完善。两化融合管理工作体系,包括政府部门、服务机构、试点企业、行业协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众多部门和单位,都需要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力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
  要本质贯标,取得实效。杨学山表示,“我们搞这项工作要求是本质贯标,而不是形式贯标,要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这么一套管理体系,能够真正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使企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件工作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有帮助。”实效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可以在咨询服务机构的帮助下,从一两个薄弱环节入手,对照管理体系要求,扎扎实实推下去,然后再进一步扩大领域和范围,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 全面展开
  目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5月4日,工信部办公厅已经印发《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上半年贯标试点工作主要是培训和宣传造势;下半年贯标试点工作主要是贯标和认定。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产业信息化处处长王建伟表示,今年是贯标试点第一年,管理体系推广应用的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一些企业对于贯标工作还持犹豫观望态度。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力推进贯标试点工作。经过研究,工信部已经明确了一些支持政策。
  一是授予达标后企业认定证书。该证书要通过严格认定程序,才能获得,并在后续持续改进,才能保有该证书。今后几年,工信部还将以该证书为牵引,不断注入含金量,并通过市场检验和企业上下游认可,让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市场价值越来越大,成为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的金字招牌,成为国内最先进企业的象征。
  二是逐步制定和明确鼓励管理体系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