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期出台《加快推进工业强基指导意见》
2014-2-27 16:02:0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发布旨在提升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工业“四基”)发展水平,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推进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工业“四基”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总体实力已迈上新台阶,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国。但当前我国仍有一些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先进基础工艺研究少、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产业技术基础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工业基础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瓶颈。加快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推进工业强基,是增强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任务,也是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客观要求。
为此,《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工业强基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工业基础领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进基础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基本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整机、系统的协调发展,工业基础能力跃上新台阶,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使我国工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围绕产业升级整体推进
根据《指导意见》,未来我国将会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围绕产业链整体升级,明确工业基础能力长远推进目标和分阶段实施方案,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按照轻重缓急、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重点突破一批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带动作用强的工业“四基”。
《指导意见》特别明确了今后我国工业强基的发展重点。在关键基础材料方面,将要提高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基础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降低材料综合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防军工、新能源、重大装备、电子等领域专用材料自给保障能力,提升制备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保障程度低的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关键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方面,则要围绕重大装备、重点领域整机的配套需求,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重点发展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以及智能化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突破一批基础条件好、国内需求迫切、严重制约整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的保障能力。
在先进基础工艺方面,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有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先进制造工艺,有利于资源能源高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的绿色制造工艺,有利于提升自动化、信息化、成套化水平的智能制造工艺,全面提升基础工艺水平,加快先进基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在产业技术基础方面,要重点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试验验证、标准制修订、技术成果转化、信息与知识产权运用服务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按照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原则,依托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设和完善一批专业水平高、支撑作用强、布局合理的骨干技术基础服务平台。推动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为区域和行业内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明确工业强基六大任务
《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工业强基的六大任务:一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持续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围绕重点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