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十年回眸 | 逐梦深蓝 向海图强——东南造船篇
2022-10-27 15:11:41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船政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5进马尾造船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公司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指南,深入践行“着眼高精尖,解决国产化,掌握主动权”的指示精神,在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上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福建船政直面挑战、逐梦深蓝的探索与奋进足迹。
深耕细作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东南造船在仅有18万平方米的小厂区内,快马加鞭、高歌猛进,创工业总产值72亿元,实现销售收人69.69亿元,实现利润3.0154亿元;实现交付出口船124艘,平均每年交付新船24.8艘,创下每个月交付新船2.067艘的奇迹。工厂设计建造的海洋工程船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法国、希腊、图瓦卢、卡塔尔、马绍尔群岛、维尔京、荷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
在“十二五”期间,恰逢国际航运业疲软、石油价格一跌再跌,东南造船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抢抓订单、确保交船的工作总基调,创造工业总产值134.8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9.04亿元,实现利润8.4亿元;实现交付出口船135艘,比“十一五”的124艘增长了8.8%,再创历史新高。
至“十四五”初期,东南造船面对国内外船舶市场疲软和新冠疫情爆发的形势,迎难而上、创新求变。一是产品由单一向多元转型,先后又开发了6500DWT油化船、7000DWT集装箱船、83M海上科研补给冷藏船、海上风电运输维护支持船等一批新产品。二是全面強化防风险机制,配合船政海外公司努力推动去库存工作。三是深入挖掘潜力,实现降本增效,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建立成本管控机制,努力做到预算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相结合,并通过加速物资利库和改善技术、工艺管理等工作,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东南造船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赶上去”的责任感,在产品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工艺创新、配置创新,成功建造交付了各类海工船、成品油轮、渔政船、散货船、海上风电运维船等产品。其中59米海工辅助拖船是东南造船厂大批量建造的系列船。
59米海工辅助船采用横骨架式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沿船长方向布置的船体构件较稀,间距较大;而沿船宽方向布置的船体构件较密,间距较小。由于拖船作业海区、海况恶劣,单航次作业时间长,舱容积大,甲板设备、机舱设备多及船东的使用习惯,要求操纵性灵活,甲板作业面积大,有效舱容大等特点,在纵向强度保证的前提下,增强横向强度,适于选用小长宽比的横骨架式结构。2003年7月2日、3日,东南造船分别开工建造第1号、第2号59米海洋工程船;至2015年3月1日,最后1艘59米海洋工程船完工交付,累计建造59米海洋工程船达146艘,创造了世界造船业奇迹。
随着福建船政、马尾造船及东南造船的整合融合进程的加快,有效提升高端产能,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东南造船自2019年始与上海成功和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以来,先后为成功和泰集团关联公司建造了10艘22500DWT散货船,质量过硬、营运效果良好。双方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在合作开发市场优异性良好的散货船或其他船舶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在企业多种经营上,东南造船于2021年经过历时5个月的日夜奋战、持续技术攻关,终于全部完成了“古雷大型钢结构”通廊立柱的制作、检测、涂装、打包、归集等工序任务,于当日全部运输出厂,成功实现“散离式”交付9346.82吨钢结构任务。该项目的成功交付,标志着东南造船由造船向钢结构业务拓展首战告捷,将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