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福建船舶企业又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2022-10-8 9:16:11
9月份,福建省刚刚发布的《福建省“十四五”渔业发展专项规划》将为福建船舶工业行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在涉及“船”“钢结构”“制冷”等方面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渔业捕捞、水产加工专用船、冷藏运输船以及休闲渔业船艇、公务执法船等方面,将有一个很大作为空间。
一是船舶行业可作为的地域之广空间之大。
福建海域广阔,拥有闽东、闽中、闽南、闽外和台湾浅滩等5大渔场,是重要的海洋捕捞作业区。另外,海水规划可养殖面积约224.8万公顷,发展海水养殖的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创建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场66家,以及“振渔1号”“福鲍1号”等深远海养殖平台试验投产。水产加工品年产量达到370.41万吨,居全国第二,冷库日冻结能力达到10.83万吨,居全国第三,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获得批准。这些均是船舶行业可作为的空间与用武之处。
二是《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之大具体项目之多。
(1)压减老旧、木质渔船1276艘,更新改造海洋捕捞渔船2420艘。
(2)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和闽江水域禁渔期制度。清理取缔登记上报大中型涉渔“三无”船舶1813艘。
(3)渔船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远洋渔船总数达650艘。
(4)全面完成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改造传统养殖渔排44万口,建造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888口,深远海养殖装备25台。
(5)试点开展深远海智能化装备养殖。集成造船、可再生能源、无线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抗风浪、自动化、智能化的综合型大型养殖装备和养殖工船,开辟深远海养殖新空间。
(6)聚焦海洋捕捞机械化、精准捕捞、生态节能渔船渔具等重点领域,开展捕捞加工一体船、标准船型渔船、自动化(智能化)捕捞装备、助渔通讯导航等渔船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7)支持省属企业牵头组建全省深海养殖装备租赁公司,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保障养殖用海需求,推动养殖装备的检验和确权登记,促进深海养殖装备发展和应用推广。全省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25台以上,养殖水体超过47万立方米。
(8)海洋捕捞渔船及装备更新改造工程。组织开展渔船标准船型评价,加快实施渔船标准化行动。压减老旧、木质渔船,推广一批适合我省海洋捕捞作业类型的钢质、玻璃钢质标准船型。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支持资源友好型渔船更新改造,开展新材料、新能源渔船建设。支持渔船配备先进适用的渔业机械和助渔、通导、安全、制冷等装备,提高人工替代水平,提升渔船整体现代化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9)加快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构建多品类物流体系。按照畅通、安全、快速、低碳的要求,围绕不同水产品的特点,特别是针对生食、活鲜、优质冻品的消费需求,完善暂养、充氧包装、急冻等配套设备,建立水产活品、冷藏、冰温、冷冻、超低温等各类物流体系。
(10)渔政执法装备建设工程。建造1艘600吨级渔政执法船,2艘300吨级渔政执法船、5艘100吨级渔政执法船、5艘沿海渔政执法艇,一批沿海港口执法艇以及内陆水域橡皮执法艇。
(11)鼓励远洋渔船引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电子渔捞日志、船位监控、远程视频监控、公海转载监管、先进渔具、超低温冷冻、渔获物自动分拣加工、环保与卫生等设备,提升远洋渔船的履约能力、监管效率、安全保障、装备水平、绿色和环保能力。
(13)提升渔船修造质量。开展渔船标准船型评价和推广工作,开展渔船建造技术条件评价、检修检测服务机构技术条件核实工作,探索渔业船舶设计能力评价制度。加强渔船检验监督,督促渔船的设计、修造、检修检测单位落实安全质量主体责任,确保渔船具备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加大渔船安全、消防、救生及通讯导航等设施设备升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