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广聚智慧共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
2021-10-21 17:08:49
      10月20日,由福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福安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协同创新院机电(福安)产业技术分院共同承办了一场大型“研讨会”,旨在广聚智慧共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福建省工信部门、福安市政府及7个相关部门、中科院海西院、科研机构、集美大学、省市行业协会、当地30余家船舶企业负责人等。这场大型研讨会成功举办,将对福安市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福安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陈奶康主持此次大型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围绕着“国内电动船舶发展及前景分析”、“新能源电机技术优势与应用”、“发挥宁德锂电产业优势促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与军民融合”、“绿色智能小型船舶与福安机电产业发展”、“建造宁德深海养殖平台项目实践”、“船舶行业发展状况与军民融合”、“首制太阳能锂电池游艇经验介绍”、“福宁重工电动船舶和深海养殖装置综合基地筹建方案”等内容展开。
        参会人士认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面对碳减排目标新要求,船舶工业企业应主动超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千方百计地实现碳减排。如何发挥好福安市的“船舶、电池、电机”三大产业优势,奋力推进协同发展,努力实现“1+1+1>10的目标。尤其近几年来福安得益于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池价格的下降,加上环保要求的提高,纯电池动力和柴电混合动力作为当前船舶低碳技术,成为新能源船舶的发展重点之一。从技术角度来看,电动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趋于成熟,在渡轮、游船、货船、工程船等船舶中均有成功的示范先例,电动船舶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目前,在电动船舶方面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福安可以进一步发挥“船舶、电池、电机”三大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上下游产业链,大家信心满满,必将预期可待。
      参会人士还指出,《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闽政[2021]7号)要求,建设国内领先的电动船舶研发制造基地,打造10个以上电动船舶示范项目,建造深海养殖装备50台以上。培育若干个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船舶与海工装备、风电装备龙头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提升竞争力,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创新体系和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福建是海洋大省,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大陆海岸线长达3752km,位居全国第二,海岛岸线长 2275km(其中 20个乡级以上海岛的海岸线长 807km),拥有海域面积 13.6万km2,有大小港湾 125个(较大的有17个),水深 200m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 12.51 万km2,占全国海洋渔场面积的 4.5%,已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2068km2。2020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 1.15 万亿元,占福建省 GDP 的 26.2%,水产品总量达 832.98万吨,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 770 万吨的目标任务;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 526.80万吨,海水养殖业在整个福建省海洋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深海养殖具有发展空间广阔、提升养殖海产品品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升养殖产量与生产效率等优点。福建省深海养殖装备虽处于初级阶段,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央企、国企和民企均积极参与,目前共有各类深海装备 11 台(套),其中处于正常试验性生产状态的装备有 2 个,分别是“福鲍 1 号”和“振渔 1 号”;已下水开展养殖试验的装备有 2 个,分别是“振鲍 1 号”和“钢构底层抗风浪流养殖网箱”;当前,在福安船企开工建造的“宁德1号”,其研发水平处于国内前沿,在技术装备上拥有先进的风力发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