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产业转移孕育行业腾飞
2008-7-30 16:14:56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紧固件行业从2001年-2007年,已经连续7年平均超过25%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紧固件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70余家,生产集中度越来越高,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将在全球紧固件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发达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制造业转移的结果。

  银联信分析:

  紧固件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一、我国紧固件行业概况

  1、紧固件相关介绍

  紧固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或构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仪表和日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的基础性零配件,它的应用极为广泛,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紧固件的应用几乎涵盖了民生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其在工业体系中有着无法替代地基础性地位,故而被形象地称为“工业之米”。而钢材是紧固件的最主要生产原材料,几乎占据紧固件产品100%的重量,考虑到生产过程中15%-20%的材料损耗,一吨紧固件大约需要1.18-1.25吨钢铁,因此我国每年紧固件需要消耗钢材数量相当可观。

  2、我国紧固件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

  近几年,我国紧固件产业逐步集群化,即紧固件企业相对集中区域,把相近相邻企业集聚在一起,以地方紧固件协会牵头,通过不断创新而赢得竞争优势。在紧固件产品集群化中,具有特色的民营中小型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依附龙头企业进行贴牌生产。在特殊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形成一个产业链。

  2005年以来,紧固件行业采取了战略部署的调整,围绕材料的产地,减少物流,从环境保护、原材料的改制及污染源头采取措施,形成物流、材料供应专业化生产一条龙体系,并将一些有关联性的生产跟企业联系在一起。

  目前,国内的紧固件产业主要分布在海盐、宁波、温州和河北永年,其中河北永年的产品主要是民用的,与前三者有所区别。另外三地虽然都在浙江,但因地理原因一直各自为政。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天然屏障将不复存在,三地产业将实现有效对接,从而打造全国最大的紧固件产业基地。

  二、外部环境推动我国紧固件产业集群转移

  2008年将是中国紧固件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种种因素,使得紧固件产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的趋势在加快。
1、国际经营环境恶化

  外部环境有可能延缓甚至改变紧固件产业发展模式,全球新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泛起,前段欧盟对中国紧固件的反倾销调查事实基本成立,近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钢制螺杆又做出反倾销产业损害初裁。

  此外,今年以来,第二次商品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于7月1日正式实施,在紧固件为主的出口产品中小企业众多的浙江宁波,此次调整对于某些本身已处于困境的中小型紧固件出口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2、原材料价格上涨

  从紧固件生产企业角度来看,钢材作为其主要的生产原料,占到产品生产成本65%以上,钢材对公司利润影响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中国紧固件行业的快速发展,紧固件用钢需求也有明显增长。

  面对不断上涨的钢价,紧固件企业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这一变化是不可逆转的。与可以涨价的钢铁企业比,紧固件企业很难将产品价格向下传导。紧固件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将涨价压力向下传导,就有可能失去客户。即使产品价格有所提高,幅度也较小,以保证销量,而不至于造成收入的下降。

  3、劳动力成本提高对紧固件行业构成威胁

  当前的全球竞争中,紧固件中小型企业主要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