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去年我国机械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711亿元,同比增长27.41%;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1902.3亿元,同比增长27.1%,仍然保持了历史上少有的增长速度,创历史纪录。
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的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58.164亿元人民币,较2003年增长了21.34%,是近10年来增长最高的一年。但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有所下降,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虽然较上一年有所上升,但在机械行业中排名最后,这也是影响企业效益的原因之一。以上三项指标说明行业经济效益还是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行业低价竞争激烈,竞相压款不能收回,原材料涨价而设备未提价,仅仅依靠技术进步未能抵消材料价格上涨所造成的。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食品工业企业,面向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的70%以上。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食品工业大力扶持,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食品工业,大力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结合起来。2004年,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产品,特别是屠宰及肉类加工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食用植物油、主食方便食品、蔬菜水果加工产品、乳及乳制品等产量均有大幅提高。食品工业的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增长。2004年食品工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213亿元,同比增长27.77%。其中企业自筹投入的资金占74.46%。但是,食品和包装机械整体水平还是普遍偏低,食品装备制造业任重而道远。
根据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预测,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总额将达到850亿元,国内企业总销售额应为620亿元,在2004年558亿元的基础上只需增长11%便可达到。从2004年看,进口额增长不大,所以国产设备2005年的市场占有率会上升。预测到2010年国内行业总销售额可以达到1300亿元,市场需求可以达到2000亿元。考虑到国际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按照2004年行业新产品产值率为9.84%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我国将进口超过700亿元的食品和包装机械。
面对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有些企业却抱怨市场不好、需求不旺,实际却是我们有很大一块市场被进口设备占领了。近段时间,国外同行企业把目光瞄向我国,积极寻求各种机会开拓我国市场。其实国外有好多设备国内企业也在生产,但国外的企业认为他们设备的质量更好、更可靠,他们有信心分得一块“蛋糕”。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巨大的国内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引进和使用新设备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服务,否则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市场被别人抢走。
“十一五”期间,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因国务院已确定“三农”作为今后较长时间的工作重点。而解决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农副产品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工,就地增值,这就为食品和包装机械提供了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市场上需求旺盛的食品和包装设备主要有:淀粉加工机械,包括麦、米、豆、谷类干法及湿法加工的玉米、薯类淀粉及其综合利用设备,“十一五”期间市场需求量将超过500亿元。
水果、蔬菜加工及综合利用设备,如果将加工量提高10%,即年加工达到5500万吨,大约需增加年加工能力为20万吨的生产线250条,市场对设备的需求量将达到150亿元。肉类加工设备,如果肉类加工比例达到20%,即净增加工量600万吨,需增加生产线约400条,市场增加需求达80亿元。啤酒行业已趋稳定,每年增长在5%左右,5年净增量为750万吨左右,其啤酒生产及灌装、包装设备需求将超过400亿元。“十五”期间饮料消费的增长较高,达到每年20%-30%,但有可能会前强后弱,平均增幅仍会超过10%,即净增1000万吨以上,其水处理、灌装及包装设备约需100亿元。
水产品加工设备,“十一五”期间水产品将向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如按增加10%的深加工量为470万吨,约需增加设备投资200亿元。乳品机械目前大部分为进口,尤其是乳品包装机械95%以上为进口,共进口了近1000条生产线,包装材料市场也几乎是清一色靠国外供应。“十一五”期间国产设备将逐步进入市场,加工包装及包装材料机械可占领国内增量的30%-40%,可增加年销售额约60亿元。豆类加工机械,重在提高综合利用能力,提取各种微量元素及各种蛋白质,每年设备的净增需求将超过30亿元。其他包装机械,如制瓶、制袋、捆扎、打包、纸容器、塑料容器、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等,将随着生产的发展年增长率应在15%-17%,平均年净增量应超过50亿元。
到2006年,国外的新技术、新包装材料将随着设备的引进,进入我国市场,一部分企业将会借鉴这些技术发展自己的新产品。预计到2010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出口额将达到12亿美元,而我国也将会有一大批的高水平的食品包装机械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